为何会需要stp?
因为二层交换网络中可能出现环路,环路上的设备在进行泛洪的时候,会导致广播风暴;广播风暴对网络的影响非常大,会严重消耗设备 资源及网络带宽,导致网络正常的数据转发出现停滞甚至失败。
特别的,当因环路导致需要通过泛洪学习的MAC地址在两个端口间来回绑定的现象,叫做MAC地址漂移。
何为stp?
STP:Spanning-tree protocol
STP能够在网络中存在二层环路时,通过阻塞特定端口从而打破环路,并在网络出现拓扑变更时及时收敛,以保证网络的冗余性。
stp如何工作?
stp通过在同一个广播域中的开启了stp功能的交换机互相发送和接受BPDU报文,通过BPDU报文中的内容,进行Root节点的选举、根端口RP的选择、指定端口DP的选举,非指定端口的阻塞,来消除环路的。
BPDU报文内容,以及其作用 ?
网桥协议数据单元 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
依赖BPDU报文的泛洪,使得STP能够正常工作。
当网络初始化时,同一个广播域中的交换机开始发送BPDU报文,也接收其它交换机发送的BPDU报文。当网络信息通过BPDU报文在广播域中同步完毕后,开始进行Root选举,当选举出来Root交换机后,其他交换机不会再发送BPDU报文,只会接受BPDU报文和中继BPDU报文,而Root交换机将会继续发送BPDU报文。
BPDU报文中的字段内容:
其中比较重要的字段有根ID、路径开销、桥ID、端口ID,下面一一介绍这四个字段:
- 根ID:即广播域中选举出来的根路由器的ID;桥ID:即广播域中其他非根路由器的ID。
根ID和桥ID都是BridgeID,BridgeID一共8字节,前两个字节是优先级,后6字节是MAC地址。
当广播域进行Root节点选举的时候 ,首先比较优先级,优先级数值越小,优先级越高,默认优先级为32768,且配置时以4096的倍数配置;如果优先级相同,则比较MAC地址,Mac地址小的为Root节点。
当然,在进行端口选举的时候 ,也会看BridgeID,比较顺序为:Root BridgeID 》路径开销》发送桥ID》端口ID
- Path Cost:路径开销
路径开销是一个端口量,跟接口带宽有一定关系。
端口带宽和开销的关系:
注意根节点的端口不算开销。
可以看到,从根节点发送出来的BPDU报文开销为0,当穿过一个中继之后,开销加上了中继节点上的如接口的开销。
- Port ID:
端口ID(2字节)= 端口优先级(1字节)+ 端口编号(1字节)
端口优先级默认128,范围0-255,越小越优先:
介绍完了上面的几个重要属性,我们下面来看看STP如何运行:
- 每个广播域选择一个根桥(Root Bridge),其实就是选择一台交换机
- 每个非根桥上选择一个根端口(Root Port):
- 每个段(segment)选择一个指定端口(Designated Port),段即为两个交换机之间的连接,根桥的所有端口都是指定端口,不会被阻塞。
- 选出非指定端口(NonDesignated Port, 将会被阻塞)
下面使用华为的eNSP进行模拟操作,先介绍一下简单的命令:
基础配置 :
指定生成树协议类型STP/RSTP/MSTP
stp mode {stp| rstp} //默认时MSTP
配置交换机优先级
stp priority //默认32768
指定交换机为根桥
stp root primary // 实际上是将交换机的优先级设计为0
指定交换机成为次根桥
stp root secondary // 事实上是将交换机的优先级 设置 为4096
启用生成树协议
stp enable // 默认处于disable状态
配置端口STP优先级
interface g 0/0/24
stp priority
配置端口路径的开销
interface g 0/0/24
stp cost
查看stp摘要信息
display stp brief
我们先在拓扑界面上搭建如下拓扑:
我们使用LSW1作为Root节点,LSW2作为从节点:
LSW1配置:
LSW2配置:
LSW3配置:
配置完成后,我们使用dis stp brief查看stp摘要信息:
LSW1:
可以看到,LSW1作为根节点,两个端口都是DP端口,而且状态都为转发模式,这个模式说明端口工作正常。
LSW2:
可以看到,LSW2作为从节点,有一个根端口和一个选定端口,都为转发模式。
LSW3:
可以看到LSW3有一个端口为根节点,处于转发模式,另外一个端口处于阻塞模式。
下面补充说明一下端口的状态:
端口状态转换流程:
Q.E.D.